合肥工业大学具有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荣传统,1950年代之初即开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1985年创建思政教育本科专业,1993年获批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2001年获批省级重点学科,2004获批科学技术哲学硕士点,2010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2016年入选全省第一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2018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2022年获批教育部“大思政”工程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和工科高校素质教育改革虚拟教研室,2023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0年,作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
学院汇聚了一支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师队伍,现有思政课专任教师94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梯队53人,教授17,副教授36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4%。教师队伍中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1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指委委员1人、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1人、教育部思政课教师择优和“思政杰青”计划6人,全国高校思政课影响力人物3人,全国学会副会长2人,安徽省领军人才特聘教授1人,安徽省江淮文化名家领军人才1人,安徽省江淮文化名家创新团队1个,安徽省教学名师、能手、新秀、拔尖人才等21人,业已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富有责任感、创新能力强的优质教学团队和学科梯队。
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科学技术哲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省级特色专业)。拥有合肥工业大学“大思政”工程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教育部),工科高校素质教育改革虚拟教研室(教育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研究部(教育部),合肥工业大学现代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安徽省重点研究基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和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合肥工业大学基地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教研基地7个,名师工作室9个。建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服务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验室。
学院下设6个教研部(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的建设7个二级学科。
下设8个研究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国情研究所、软科学与STS研究所、社会民生工程研究所。
近年来,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战略高度,注重价值引领、铸魂育人,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学院以党建为统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为支撑,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为己任,正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质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水平,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的良性循环和协同跨越。
(截止20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