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我院师生赴企业调研劳动形态变迁看中国工业腾飞

2019-07-26

7月15日至7月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劳动形态变迁看中国工业腾飞”暑期社会团队遵循“走路线、看变化、受教育”的活动要求,赴山东诸城和青岛的五家工业企业开展学习调研,切身感受新中国成立70年来工业劳动形态变迁对于中国工业转型升级、人民劳动意识提升的深刻影响。

超级卡车 柔性生产

7月16日,实践团队来到北汽福田诸城汽车厂。在企业党委书记王志华等负责人的生动讲解下,师生们参观了超级卡车智能工厂高度自动化的柔性生产线,对福田汽车智能制造2025“一网三智能”战略(即车联网、智能产品、智能工厂、智能管理),以及企业推行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实施清洁环保生产、践行“精益制造、精益求精”企业文化等方面,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量体裁衣 匠心独制

7月17日,实践团队来到新郎希努尔集团,受到企业总裁王金玲等负责人的热情接待。师生们参观学习了企业的服装个性定制工艺和生产流水线,现代化干净整洁的生产环境、高效率低能耗的生产设备和认真勤勉的职工都给团队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企业负责人向师生们介绍,由大批量生产服装转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是服装时尚行业对接工业4.0的必然趋势。企业一方面以客户为中心,依托最新的工业IT技术提升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效率;另一方面,将职工从繁重枯燥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提升职工的劳动价值感和幸福指数,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工业抓手 科技生活

7月18日,实践团队来到迈赫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实践学习。通过实地参观机器人实验室和生产车间,以及聆听企业党委副书记兼纪检委书记马洪富、工艺部经理潘曰芝、机器人调试所副所长朱友超校友的介绍,师生们亲眼目睹了迈赫机器人的全能风采,领略了“人、机、物”深度融合下的“智慧制造”,对高端智能装备系统的研制现状与趋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智能家电 创新升级

7月19日,实践团队来到青岛海尔工业园进行参观学习,实地感受海尔的家电智能化魅力。在海尔集团空气圈海外工厂商务运营小微主邵黎明等的讲解下,团队先后参观了海尔科技馆和海尔大学,详细了解了海尔发展历程和海尔文化,提前领略未来社会、未来家庭、以及未来的自己,对“以用户为中心的大规模定制模式”的海尔互联工厂有了一定的认识。

百年酒香 工业兴国

7月20日,实践团队来到青岛啤酒博物馆参观,沿着“百年起点”“易主经营”“艰难岁月”“新的征程”四个阶段的图片、文字和实物展示,了解青岛啤酒文化的发展历程,感悟中国近代民族啤酒工业的发展史诗。通过现代流水生产线与原始的铜罐人工发酵工艺的直观对比,也让队员们感性认知到了劳动形态的变迁对于啤酒工业带来的巨大发展。

深入访谈 问卷调查

实践期间,团队成员还与企业老中青三代职工代表和管理干部25人进行了深入访谈,向企业职工、市民和游客开展随机采访与问卷调查,共发放和回收问卷800余份,为随后深入探究从“工业制造”到“工业智造”的跨越式发展对劳动者工作方式、工作环境的改变及其影响,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青年大学习”行动专项计划青年观察家实践团,此次活动得到了学校和学院的重点资助与指导,特别是在诸城市原副市长、1995届校友许传平,以及各受访企业和我校学生家长的大力帮助下,让团队师生真正从校园走到工厂、从理论走向实践。通过调研,团队成员进一步深入理解“工业4.0”的内涵及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切实体会到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对于劳动者身心的深度解放和对工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真切感知到改革创新在实现从“工业制造”到“工业智造”重大转变中的关键性作用,深感肩负的时代重任。团队成员也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师生,要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扬帆远航的动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顾铭/文  刘瑜、周发政、陈昊/图)

(焦陈丰/审核)

阅读 297 次数
更多: